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期刊】 《紐約時報》的媒體平台之路

【篇名】 《紐約時報》的媒體平台之路

【出處】 數位時代 No.178

【前言】

早在經濟風暴來臨前,平面媒體已經歷數年艱困寒冬,如今更不得不開始思索轉型之路。有些媒體想走回使用者付費的模式,企圖增加營收,但在數位時代中,《紐約時報》打造資訊平台的作法,也許才是創造新營收的最有效方式。
【內文】
報業營收連年衰退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一月底滿全美最大報業集團Gannett表示第四季營收鋭減36%《紐約時報》也宣布第四季營收大減48%、廣告營收下滑18%…。逼得這些報業龍頭紛紛裁員縮編,因為火燒屁股不得不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報業是不是要開發一個像Apple iTunes線上商店的平台,或者小額付費(micropayments)的機制,回到使用者付費的經營模式。(編按:早期主流新聞網站需要付費,爾後逐走向免費,目前《華爾街日報》網站仍需付費訂閱)
會想到這一步,表示報紙真的快撐不下去了,線上廣告「平穩」成長,平面廣告卻「急速」衰退,雖有交接但明顯緩不濟急。
報業衰退還有一個原因-沒有人願意付費訂閱,大眾已經太習慣不用錢的新聞,紙本銷售訂閱衰退,再加上可以不必製造紙類的回收,在觀念上是環保的,但在傳達知識上卻是窘困的。網路更是免費,變成讀者數越來越多,營收卻一直下滑的窘況。


讓新聞從舊資料變身新素材
筆者認為有一很具潛力的經營模式,就是根本地改變新聞媒體的功能—開放新聞資料庫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在這部分《紐約時報》算是先驅,從去年開始,陸續開放自己的應用程式介面,現在的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可以輕易的存取《紐約時報》自1981年以來的兩百八十萬篇文章,並且提供關鍵字搜尋、標籤定義和傳統分類等多種功能。
《紐約時報》這些動作宣告自己將從「製造新聞的媒體」轉變成「提供新聞素材的媒體平台」。開放API,任何人都可以取用《紐約時報》的文章和照片,去混搭創作「新」的新聞。
畢竟以數位的角度來看「新聞內容」不過就是資料庫罷了。
經過這個方法產生的新聞,種類完全不同,不需要等到事件發生才有新聞,而是經過千百種方法重組過後的產物。某種程度來說,它可以被稱為另一種「原始新聞」(Protojournalism)。

賣報紙不如賣服務
透過這種方式,組合或重建資料,當規模龐大到一定程度時,可增強既有新聞故事度,或者產生完全超乎預期的新故事,現階段只有新媒體的研究部門能夠做這種工作。而《紐約時報》就變成「媒體暢貨中心」,對行銷業務而言,好處更不在話下。
【結語】
站在網路科技業立場,《紐約時報》的遠見與膽識值得讚許,與其不動腦筋走回頭路,倒不如發現創新的發展途徑。現在只許要時間去證明《紐約時報》這麼做是否正確。
【心得】
新聞資料庫,這是個不難理解的名詞,直覺是想到影劇八卦版的事件整理表格,但相信認識《紐約時報》的朋友不會這麼膚淺,新聞媒體應該走的是知識傳遞的功能,像是紀錄全球一般,而人們了解新聞甚至可以取用新聞資料,交互資料的情況甚至可以形成全球新聞網,這實在是媒體的大改革發展。雖然平面媒體走到這裡幾乎快沒了希望,必須尋求生存之道,然而媒體本身是否能轉型也是要看本身類型。文中也提到人的拿取習慣免費,當然一旦付費,就停止了部分知識的交流,但不知下一個經濟風暴來臨時是否媒體工作者又必須面對現實問題,媒體或許該先給人們一些免費的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