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書籍】光線與曲線的交會 用光線拍出美少女

【篇名】 日光下人像之壓光技法

【出處】 DIGI PHOTO攝影技巧系列2 城邦文化2007

【前言】
何謂壓光呢?壓光,顧名思義就是利用主燈光,去壓掉現場環境光線,讓背景曝光不足,而主體曝光正確的一種影像創作,通常會讓白天看起來像晚上。

【內文】
在人像攝影中,利用外拍燈,將背景及環境的光線蓋掉,造成壓光效果;而白天的壓光可以製造出黃昏效果,晨昏下,則可讓背景更加濃郁,原理就是「讓背景曝光不足」。

首先利用相機快門先決模式測光,將快門速度設在閃光燈同步以內,如1/200s,然後把曝光補償值調到-1/3至-1EV之間,對天空測光,假設得到光圈為F22,就把設定轉回M模式,最後,光圈快門設為F22,1/200s。

使用離機方式打光並調整閃光燈為手動出力,補到主體身上,直到光線正確為止,照片中的主體只吃閃光燈源,對於環境光源的依賴較低。

(按:這邊使用的閃光燈比較大,comet PMT-1200充電式外拍燈,相關資料請參考下列連結。)
http://www.photoart.com.tw/08-1.htm

壓光技法的參考照片請見「駱志青」的BLOG
http://green526.pixnet.net/blog/post/11251954

壓光技法好處有二:一是在白天單純地想拍出較暗環境;二是強調主題,避免過亂的背景。


此外,要克服逆光環境,甚至將逆光劣勢轉為拍攝優勢,最簡單的是用反光板補光,或是利用閃光燈去平衡人像與背景逆光的光差,利用閃光燈去壓逆光,更甚者還能在背景中同時納入太陽的存在呢!


【名詞補充】
1.離機補光:將閃光燈離開相機本身來使用,增加使用彈性,不僅可調整主體與閃燈的距離,控制陰影強弱,應用上會更有變化。

2.同步快門速度:閃光燈觸發瞬間,與快門簾開啟時間相同,使感光物質(CCD或底片)可同步感光。若此時同步快門時間是1/125秒,為了要有完整的畫面,我們只能用1/60、1/90、1/125…若使用1/250秒,所得相片會只有一半,甚至更少,黑的部位就是沒吸收到光線的畫面。

3.閃光燈控制器:離機閃燈會運用到閃燈同步線,或是無線閃光燈控制器,後者可以最多有三個群組的閃光燈,使用時可以利用相機的測光,或手動測光,在人像拍攝時會有較多的變化。


【結語】
此外,全書於棚拍用燈的「傢私」是我比較陌生、卻也很感興趣的地方,種類繁多,使用上工程感覺頗浩大的…
壓光技法的使用真的是很炫趴!TOP MODEL裡的外拍就尚有這樣的表現;雖然我們身邊較少有離機閃光燈的使用機會,但它拍出來的效果可真的是很時尚,很立體哩!
TKB幫眾之中攝影資歷最淺的我,不知道這樣的分享是不是太淺了呢?總之,發現了駱先生的BLOG,大家有事沒事欣賞一下唄!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期刊】世界向左走 新財富在哪裡

【篇名】世界向左走 新財富在哪裡

【出處】商業周刊 第1112期

【前言】
一場演說,帶領世界向左走 也是未來財富重新分配的藏寶圖,揭示了未來十年全球規則變化的方向。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正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革,將主導未來十年世界財富的重新洗牌。
所謂的「」,是代表左與右的政治光譜,是指社會主義,主張計畫經濟,政府主導資源分配右,是資本主義,主張市場自由,政府越小越美。 左,重視「分配」甚於「效率」,也就是「社會公平」優先於「市場效率」。而對比過去三十年,效率至上、自由競爭的顯學,則是相對「右」端的路線。

為什麼說世界將向左走?

趨勢一:大政府來了! 祭出超級預算案振興經濟
歐巴馬演講中的經濟振興方案創下兩個「之最」:一、預算金額最高,達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兆元);二、形成的赤字最高,二○○九財政年度,美國預計將創下第二次大戰以來最高赤字一兆七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兆元)。
未來,將和過去三十年的世界截然不同,當時從美國的雷根政府,到英國的佘契爾政府,「小政府」、「自由競爭市場」當道,各項管制一一被解除,世界往「右」走。
當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最自由的國家,全力向「左」走時,大政府也將成為全球主流思維。這,將改變市場遊戲規則。

趨勢二:公平分配勝於成長 創造工作機會;提高富人稅負
過去,對個人、企業而言,往「右」端(市場競爭)跑的越快者,就越容易進入贏者圈,因此,富者越富。但過去的世界,則認為貧者「不具競爭力」,應該被「適者生存」的社會所淘汰。一場財富重新分配已經展開,而且是往世界的左端走!甚至有人給歐巴馬扣上蘇聯領導人列寧等人的名號,攻擊他讓美國變成了「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USSA,與蘇維埃共和國的縮寫USSR只差一個字母)。

趨勢三:改革金融監督系統 制定嚴厲規則,嚴懲投機取巧
更值得觀察的是,金融大國美國,在連續注資拯救問題金融機構後,勢必要面臨「銀行國有化」問題,將如何改寫全球金融業的面貌?市場擔心,美國去年至今超過四十家銀行倒閉,花旗銀行「準國有化」不會是最後一例。政府老大當家、沒效率、必須負擔政策責任、無法追求企業最大利潤……,這些後果,讓華爾街很擔心。尤其歐巴馬對華爾街肥貓宣戰,更讓投資機構不看好金融股長遠的前景。

趨勢四:產業結構調整 新能源開發、醫療等商機興起
二○○一年布希政府拒簽「京都議定書」的態度,歐巴馬對環保的態度明顯友善,這也是相對「左」端的主張,重視環保和永續,不再一味追求市場無限制的成長。競選時歐巴馬也主張,為了減少進口石油依賴,全力投入再生能源,目標是希望能在十年內達到完全取代自中東以及委內瑞拉進口石油的產能。這些具體的目標,如果成功,一方面將提供商機、提供就業,另一方面也將大幅改造現有的產業樣貌。

趨勢五: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區域經濟抬頭,不利台灣外銷
全球目前有七大主要貿易自由區,台灣都不在內,而東協加大陸的自由貿易區將於明年啟動,日本、南韓有加入趨勢,美國卻排除在外,區域經濟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台灣過去單邊過於仰賴外銷美國的結構,將出現問題。
劉必榮說,金融海嘯之前的舊世界是,「美國是市場,中國是工廠,印度是辦公室,沙烏地阿拉伯是加油站,巴西是糧倉,」但如果市場不存在了,或是變小、分散了,台灣怎麼因應?因此,台灣的產業結構必須進行大調整。前立法委員沈富雄也建議台灣應該改採「雙氣球理論」,以前台灣手中只握有美國一顆「氣球」,但現在,我們必須將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視為另外一顆氣球,成為「雙氣球」,分散風險。金融海嘯後,人們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病。思維丕變,美國向左走,揭開全球化反撲序幕。重返基本價值觀,保守、謹慎、社會公平、責任,這些將形塑未來的世界樣貌,人們也將重拾希望與勇氣。

【結論】
世界向左走,對我們會有多大的影響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台灣要如何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真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及動作,現在的我們到底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還是只能跟隨著潮流走,其實台灣有很多政策都比美國好,只是因為政客操弄搞的大家一個頭兩個大,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經濟能不被左右;台灣,加油。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書籍】一小時的思考技術

【書名】一小時的思考技術

【出處】 Dave Lakhani 2007 商周出版

【前言】
一小時是六十分鐘,也是三千六百秒,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算少;一個人不論多有忙,每週一定能讓自己真正擁有一小時屬於自己的空間,讓人生變得不同。養成每週一小時的專注力,就能有效改善浪費時間的行為,讓生活與工作遊刃有餘。

【啟動一個小時的力量】
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斷出現在身旁,相信大家都遇見過整日清閒,也面臨過事情排山倒海而來,其實這一切都是有脈絡可尋的,不論是悠然度日或是忙碌不暇,其實都是反應出人們是否賦予目標真正的意義,使它變得有條有理

不論你是要改變浪費時間的現況,或者面對新的挑戰,都可以依照啟動一小時力量的七個步驟來進行:

(1)清楚界定自己所需要的改變
(2)透過批判性思考,確認這項改變的意義
(3)透過創意性思考,確認是否有其它作法
(4)確認後續要如何進行
(5)規劃改變的時間與內容,並且踏出第一步
(6)評量自己的行動,驗收成果
(7)成功之後,給自己一個最好的獎勵

將生活或工作裡的事物套用上述的七個步驟,逐一去檢視、改變,那麼你將體會到許多事情,其實可以專注地在一小時內完成,並且是高效率地去完成它。


【四十五與十五的法則】
一小時的力量,為什麼是一個小時,據調查顯示,人們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專注力大約在40~45分鐘之間,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會漸漸流失,接下來你所要做的事,不但沒有效率,相對地品質也會受損,那麼就失去了當初完成這件事的意義了。

掌握45/15法則,可以讓你更有效率地處理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首先將一個小時區分為45分區與15分區,將重要而有意義的事,專注於這45分鐘上,努力並且細心地將它完成,超過45分鐘後,請讓自己休息一下,利用剩下的15分鐘來處理瑣事,例如打電話、裝訂文件、呈送文件、與人接洽聯繫等較不重要的事物,15分鐘後再開始下一個循環,如此一來,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結論】
這本書大約只花了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說明「一小時的思考技術」,後面的篇章較多是在應用層面,我將本書的兩個重點選出,其中45/15法則,我個人認為基層員工實行上較有困難,尤其是許多時候會有臨時交辦的任務出現(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但我仍建議大家應掌握工作時效,在此同時也分享我的方法,與45/15法則有些相似,當上級或有交辦事項出現時,我的方式是先將事情分成下列四類:

(1)重要又緊急的事(以紅色註記)
(2)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以橘色註記)
(3)不重要但緊急的事(以黃色註記)
(4)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以綠色註記)

這樣的作法,可以讓我在短時間內處理許多事情,並且快又有效率。
有空在讀書聚會時,我再分享一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期刊】三個巧思,提升效率不花成本

【篇名】 三個巧思,提升效率不花成本-小山龍介

【出處】 經理人 NO.52

【內容】
原本作者在企劃Hacks系列叢書是針對個人在工作上做些小改變,以改善工作與生活,後來逐漸演變成設計一段「體驗」與「經驗」,更可以成為設計「過程」。現在社會資訊快速改變與推進,人的思考也變得很直線或者很大塊,效率達人-小山龍介提出這個「過程」設計,大抵包含以下三個關鍵字:

1. 設計環境:改變環境與工具。
意即改變當事者的周圍環境(地點、時間與工具)以閱讀為例,可改為夜間閱讀,或者散步時閱讀,因為夜間在戶外較有緊張感,知識吸收力也會比較好。改變工具,除了書藉外,改成有聲書來提升效率。若工作忙,也可以組成讀書會,與成員分享心得,也是環境設計的好方法,自己悶著讀也沒效果,不如意見交流互相學習。另一則是改變會議室,有時候試著點上果香調精油,就能舒緩議室氣氛。

2. 設計時間:預約「該做的事」
一般人都只記下「別人找我的事」,但真正的時間管理應該是預約自己「該做的事」,例如讀書、收集資料…,這樣才能進一步「預約未來」。有些人明明很忙卻還有時間讀書,有些人很閒但卻沒辦法唸書,所以時間是需要被設計的。

3. 設計心情:瞬間切換心情
許多人士都有一個共通點:工作時認真工作,玩樂時盡情放鬆,而不是工作時想玩,玩樂時又惦記起工作。下班之後不想工作的事情,就是一種心情轉換的能力。

【心得】
面對不景氣,老闆不賺錢,員工就領不到薪水,像我這樣的冏境也許改變設計一下,也能讓自己樂活工作。改變、最重要還是心態問題:為「自己負責」與「意識問題」。
想改變現狀,自己一定必須做些改變,如果都怪罪給別人,根本無法進行改善,就如上述三個巧思,其實都非常淺顯,也或許都有在進行中,但沒有意識過,因為事情都只是外在,心態成長才是達成效果。意識問題,這裡提到的,我們固然無法改變不景氣的事實,但可以自問:「怎樣才能突破現狀」。只在抱怨中渡過根本無濟於事,且同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改善機會。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書籍】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篇名】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出處】 嚴長壽著 寶瓶文化 首刷2008年5月15日(至6月初已39刷)

【前言】

你是否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這個學歷主義的社會,價值演變的近乎病態,就像早上你打開家門,發現一群人瘋狂的向東跑,你也就馬上穿起球鞋跟著跑,問你要去哪?不知道!問你為什麼要跟?不知道!你的目標你的追求,什麼都不知道,你只擔心你不跟著跑,你就會被潮流甩開!

所有的問題回歸到一個癥結--你是否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第一步,你要發現自我的潛能。
你必須不時的問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聽從社會的潮流或習性選擇工作,找到適才適所的未來「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創造不同於他人的價值。」社會上有各式各種不同的人,唯有讓這些不同屬性的個體從更周延的角度維持社會的平衡,各司其職;哪怕是人性上的缺點,都有可以發揮的空間。 「突破就是提升,讓優點加分,將缺點補強。」掌握自己的優缺點,隨著人生各階段的轉換,讓它往好的、對的方向發展與改變,如此才能提升與發現自己的能力。

第二步,從思考延伸你的觸角。
我們要做的是自我訓練,培養觀察與分析能力,不管面對任何議題或事物,都能具有深度的思考,把握事物的關鍵,也才能發揮極致的創意。 多去涉獵本科以外的知識與經驗,加上你專精的,創意自然會源源不斷。 」

第三步,走出去,跟整個世界溝通。
有時候外在的環境對你並不利,如果你能把視野放大,就會產生扭轉劣勢的契機,將弱勢變成強項。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敝帚自珍,而是看清楚自己的優勢,自信的規畫長遠的目標,把格局做大,並找到從傳統中創新的力量。跳出島國的心態,勇敢出走,多去認識別人、識不同的環境,才能吸收培養足夠的智慧面對未來。

第四步,熱忱、熱忱、與自療。
熱忱提供工作動力、也提升工作價值。當你對最小的工作抱持著用心的態度,熱忱會被勾引出來,然後你會發現越去激發它,它就越能產生巨大的態量。但,熱忱過後,遇到困境時,你該如何解救自己?生命沒有永恆的快樂,也沒有永恆的痛苦,找到方法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用最短的時間,把壞的情緒趕走,把好的情緒留住。當你能用局外人的客觀身份來審視自己,而非陷在情緒漩渦裡打轉,自然而然的就能找到壞的源頭,然後紓解它、釋放它。

第五步,學習過一個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
體會工作的真義,你的出發點,會決定它的價值。相信我們的投入,可以改變許多事情,對社會會有更多貢獻。如果你學得一身的泳技,但你只敢在泳池裡游,你不敢游向大海,因為你怕風浪,那麼你永遠無法體會徜洋大海的風光。勇敢接受大海的挑戰吧,心態不能改變,生命將是一灘死水。

第六步,伸出你的雙手。
許多人常覺得有錢了才有能力去付出,或是退休之後再去做公益。而公益事業不只金錢的多寡,還有一種幫助他人的精神;社會上有一群人,他們需要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尊嚴,給被幫助的人尊嚴,讓他們有能力去幫助自己,甚而反過來幫助別人,這種善的力量,也才能使公益精神生生不息。有的時候,施主才更應該感恩,當你真心伸出雙手做了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別人也會成為你生命中的天使,當我們肯繼續對人付出關懷,這種美好就會繼續存在,社會才會延續希望與愛。


【結語】

我想跟TKB的各位分享本書讓我很有fu一段話:「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職位、頭銜和金錢的追求,而是讓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得個人的才能充分發揮,並影響他人,進而提升公司或社會的整體進步。」另外一段更有fu的話是最後作者的結尾表達對人「形體生命」和「智慧生命」之「有限」、「無限」的觀點所引述聖經的一段話:「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穫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只有愛,與對別人的付出,時時。』

【補充】

故事一、嚴長壽給南藝大的畢業生演講。
「各位同學!看看你們未來的就業市場,這真是一份沒有成就感的工作阿!」空氣凝結了,驕傲收起來了,台下一張張佈滿焦慮的臉:「因為,你們真正擁有的能力,不是『謀生的工具』,而是一份『感動人的工具』。」

故事二、善於溝通體諒的好人去做品管可以嗎?
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才能發揮功用,你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過去林經理在大陸做過品保協理,因為容易妥協,加上對製程的細節還不能掌握,放在品保主管的位置非常的不妥,終於如老闆所預期的,林經理自己提出辭呈,乖乖回家。
事後我自省,我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環境的問題出哪裡?到了下一個環境,我能不能再避免這樣的命運?下一個工作,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

故事三、胡德夫是誰?他把台灣唱出去!
胡德夫是原住民歌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所以到國際場合表演時,除了老外讚嘆「原來屬於台灣的音樂是這樣的阿!」時,胡德夫更能用流利的英、日、德語來介紹他的音樂。這是許多線上歌手所做不到的,而胡德夫把握自己的優勢和獨特性,放大格局,站上國際的舞台!

故事四、金牌替代役男。
替代役男通常予人的形象是混吃等死的。
有個役男在文化中心服務,當個櫃台人員,這份工作應該算是最小咖,也是別人不想要做的,他非但沒有抱怨工作瑣碎繁複,反而發揮出價值,做得有聲有色。平常,郵差送信來中心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收發人員也常抱怨得花午休的時間來趕登記信件,要不然下午來不及發;役男花了一些時間跟郵差先生「博軟」,溝通了送信動線上小小的改變可以讓工作流程更便利,於是郵差一早就送信來,工作效率也變高了…種種種種的小事在役男的改變之下變得更好,進而提升到中心的服務水平,役男的名聲也漸漸傳開,同事們也都對他表示肯定,於是稱呼他:「金牌役男。」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期刊】台灣是第4名的孩子

【篇名】台灣是第4名的孩子

【出處】商業周刊 第1109期 撰文者:劉佩修

【前言】
為什麼數學分數全球第一、科學分數全球第四的台灣學生,信心度排名卻是倒數?這問題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過,但至今台灣的學生還是處在一樣的環境下,我們的教育改革真的成功嗎?

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二○○ 六年對全球十五歲學生進行學科與相關能力測驗(PISA)中,台灣學生出現奇妙的現象:數學測驗分數,全球第一名;科學分數全球第四名。但當被問到自我評價時台灣的學生卻倒數第四名,不僅如此,其他相關的信心度問題測試,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全球都呈現倒數第四、第三名!而美國的學生卻是完全相反,他們的信心排名遠高於考試排名。最好的是芬蘭和加拿大在信心排名及考試排名是兩方面都高,顯示出這兩國的學生學科能力不錯,且擁有正確學習態度和自信。

解讀:學習動機較低 影響探索世界動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台灣孩子的「第四名現象」,它究竟該如何解讀?學科能力好,自信不足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影響?OECD教育部指標與分析處總監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提及,「學科測試程度高,但學習動機及自信心低,」影響的是將來學生探索世界的動力。
史萊克指出:世界各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況,就拿美國學生來說,儘管他們的成績中等,但他們卻有很強的自我信念(self-concept)和自信,而且解決問題的動機也足夠;而台灣的學生,他們的學科測驗成績相當高,但是學習動機和態度卻是相對低的。學生必須要願意運用(mobilize)知識,才能將知識的效益顯現出來,這其中牽涉到動機、態度。「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也相信自己能透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學習能力,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向成功。」

現象:家長期許過高 孩子沒輸在起跑點,卻累死在起跑點
在台灣,平均每四個小學生,就有一個覺得上學壓力大,而有將近一半(四四.三%)的受訪小學生擔心上課時被老師問問題。上課問問題是一種師生正常互動的方式,而學生擔心被老師問問題,反映出小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許多孩子還沒開始探索世界,就在成績壓力下,從心理敗下陣來。台灣「第四名的孩子」現象,反映出家長的態度,是警訊,也是省思。「凡是學習,一定有痛苦。」是許多家長的刻板觀念。「業精於勤、荒於嬉」更像魔咒般,深植在華人的教育思想中;很多家長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綁架了,但很多孩子可能因為這句話『累死在起跑點上』。

對策:倡導自主學習 快樂學習,成就感增學習意願
學習不一定要是痛苦;知識不一定得用分數丈量。
美國教育名家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在一場美國教育高峰會上,提到他的觀察: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越能按著自我的速度與興趣,快樂學的他們想的東西,其「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就越強。而自主學習能力強的人,當進入社會後,適應力與突破困難的能力都比較高,也相對容易帶來較高的成就。如果孩子贏了學業分數,卻輸掉了學習的快樂,用另一位教育專家的富樂(Nancy Fuller)的話說 ,這是「為追求短期的成績,犧牲了孩子的長期競爭力」

發現:特色小學正熱 教學超越分數主義,人人念得起
「受過去教育的老師,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社會。」這是目前的教育形態。許多老師午夜夢迴,也不免問自己:「現在我教的,真是孩子未來需要的嗎?」。而現在某些公立小學,開始發揮他們自己的教學理念與特色,他們不把分數當成評斷學習的唯一標準,也不把教科書當成唯一的知識。在他們的努力下,學生開始有快樂主動學習的能力。

*為何台灣特色小學越來越多?
1.少子化、2.課程鬆綁、3.社會觀念改變,家長對實驗性、創新課程接受度漸高,這是台灣特色小學開始崛起的三大原因。

*7大要點 選出適合小孩的學校
或許有家長會問:哪所小學最好?我該如何選學校?
這沒有標準答案。就如直潭國小前家長會長所說:「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家長應先觀察孩子的性格、興趣、能力與極限,為孩子挑選「適合」、而非大家認為「最好」的小學。
《啟動孩子的學習Power》一書中,歸納出選擇小學的七大要點如下:
一、注意課桌椅排列方式。如果是整齊排列、通通面向老師,意味凡事由老師指導。如果一組一組,代表孩子一起合作、合力學習。
二、環境是否令人愉快?
三、成果展示內容是否單一?
四、教室裡是否有動手實作的素材?
五、孩子是否方便取用學習素材?
六、學習活動是否主動,還是只有「跟著做」?教室裡有低聲討論、或熱切發表的聲音嗎?
七、老師是唱獨腳戲,還是和學生一來一往討論

【結論】
雖然脫離了教育這塊園地,但我還是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討論這些問題,「什麼才是對學生好?」以前的教育我們都走過,但我們在拼命得高分時,有獲得到什麼嗎?在東引當兵時,我也曾去那邊的國中小幫忙,雖然他們的成績不能跟都市的學生比,但是他們所學的知識比都市小孩還要好;過了那麼久,我還是很羨慕那邊的學生可以划船、認識植物,他們對自己的故鄉有很多的認識;成績雖然重要,卻不是必要,就算一個人讀到博士,但卻沒有在世界生存的知識,那他能在這世界立足嗎?給各位老師及未來的家長好好思考吧。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期刊】沒有禮物的聖誕節 告訴孩子 要過苦日子了

【篇名】 沒有禮物的聖誕節 告訴孩子 要過苦日子了

【出處】 天下雜誌411期 作者:楊艾俐

【前言】
金融危機、金融風暴、金融海嘯.....這是我們半年多以來最常聽見的關鍵字,政府政策、金融方案、經濟體系各方面都祭出了許多對策,看似與金融海嘯無關的教育,卻在此時發出了聲音,許多專家開始呼籲,解決金融海嘯最根本之道其實就在於教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就是金融海嘯的最佳解藥,本文將告訴大家在這樣不景氣的環境裡,如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學校沒教的金錢智慧】
「學校教數學、閱讀、科學、歷史,但學校教育沒有教『金錢智慧』(money smarts),父母就必須教,」《Fortune》雜誌裡的一篇文章這麼說。的確在教育的體制,不能一切以錢為出發點,但如何正確教導孩子使用金錢的智慧,藉由不景氣的機會教育,讓孩子體認並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身教最重要,文章中曾提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高中時,銀行家父親就幫他買IBM股票,讓他看到股票如何成長,養成他投資的興趣。王永慶小時候看母親種的芹菜,往往能夠賣到好價錢,是由於母親汗水耕耘,小心呵護,才能收成如此肥美的芹菜,體會到「勤勞樸實」的精義,這些都是朝夕相處的父母才能給予的金錢智慧。


【培養正確金錢價值觀】
3S:Spending(花錢)、Saving(存錢)、Share(分享)

  • 讓孩子參與家裡決策:討論如何存錢,有創意地開源,賺了以後又如何花。
  • 中學開始,父母幫子女開個人帳戶:了解複合利率加本金的威力。
  • 教他們如何做預算:如何收支平衡,如何找出花錢的優先順序。
  • 教他們信用消費的危險:小孩向你借錢,請收取利息,很快他們會了解利息的昂貴。
  • 統合人生觀和金錢觀:最看重的人生價值是什麼?要賺多少錢,才能達到這些人生目的?
  • 了解需求與慾望的差別:教導小孩判斷各種廣告宣傳的物品,它們真的有這麼好嗎?價格合理嗎?有沒有更價廉物美的商品?
  • 收到零用錢或禮物時,盡量鼓勵他們儲蓄:例如給零用錢五美元,給一張五元鈔票,不如給他們五張一元鈔票,他們花不完,可以存起來。
  • 切勿把自己過去不愉快經驗,帶給下一代:例如投資股票失利,就要孩子不要投資股票,他們將錯失很多投資機會。
  • 不要把錢作為懲罰工具:例如扣零用錢等。
  • 不要隨興而買:買大東西前,大人和小孩都要三思而行。
如何花錢,如何存錢,如何和別人分享錢,這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培養的,唯有正確地價值觀與人生觀才能真正地富有。


【結論】
這次選擇了一篇去年12月的文章,這是在偶然機會下閱讀到的好文章,當大人都忙著在處理金融危機的同時,殊不知它如同一隻猛獸,不只奪走了工作與金錢,也間接侵食了家庭,它虎視眈眈正窺探著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解決金融海嘯最根本之道在於教育,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可以打敗不景氣。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期刊】雅虎奇摩最艱辛的一役

【篇名】 雅虎奇摩最艱辛的一役

【出處】數位時代

【前言】

2001年雅虎宣布收購台灣奇摩那一刻起,大至台灣網路產業競爭,小至每個使用者的網路行為,都因為這一固決定而徹底改變:一個以雅虎為領頭羊,牽起台灣從網路廣告、電子商務到社群、內容等多元發展軌跡的網路世代,就此展開。
在網路廣告、電子商務等獲利模式成熟後,卻在2008暑假旅遊產業衰退,重創網路廣告預算,看到了大環境丕變的警訊,開始了內部重整計畫,這個時間點才真正用是一個成熟的網路產業來面對經濟大衰退。

【內容】

網路廣告受不景氣影響:
為了加速橫向的連結、整合各部門經驗值,雅虎從上一季開始將跟部門委員會(committee)的運作,導入既有的產口營運單位(business unit)架構,並以產品為核心,將部門進行整合,「方向是將組織扁平化,不讓人多造成對市場應變的緩慢。」


媒體業務事業群:圖像式廣告 關鍵字廣告 影音廣告 部落格行銷 精準行銷
電子商務事業群:拍賣 超級商城 購物中心
產品事業群:媒體資訊服務 搜尋及通訊 無名小站及社群 特輯企劃 整合服務
科技研發工程部:

不景氣已經讓廣告主縮減整體預算,他們將更加關心廣告成效,重新思考廣告預算配置的比例,雖較傳統媒體容易得到廣告經費,縱使發展時間較晚,但成效計算時間及關鍵字的精準度皆比傳統媒體來得好。


雅虎奇摩的應變:加速布局關鍵字廣告
因為某些產業過去的網路廣告比重很高,也因此如何吸引不景氣下業內仍有成長的教育類,及拉高過去網路廣告比率小的消費品等產業、增加整體廣告客源的產業多元性,勢必成為未來的重要目標。
網路廣告業務的成長需與產品端開發緊密連結,不少企業主的關鍵字廣告預算沒有上限。去年啟動的組織重整,產生直接效益就是讓產品部門可以更即時反應廣告主多變的需求。
透過2007年就已經整合的關鍵字廣告與展示型廣告業務團隊,則可為廣告客戶就兩種廣告形式的特色及長處,量身訂作進行搭配。力抗大環境壓力的網路廣告策略,必須環繞在消費者網路行為及客戶的投資報酬率兩個核心。

網友的口碑或推薦的普及,顯示了購買行為習慣已經開始改變,這樣的效益在2009年會被更多廣告主重視。「精準」絕對是網路廣告的特色,而廣告成效的準確測量也會是成熟網路廣告市場必然的趨向。

雅虎奇摩的應變:發展社群,由使用者創造內容
部落格發展已成為小市集、人際交流、文字發展…各種智識集結的大資料庫,社群不只是服務更是內容經營的一環,以網友自製內容支援雅虎整體內容的需求。雅虎總公司高唱「開放策略」全面釋出平台架構的大方向下,雅虎的既有成果,或許也能延伸至更多網友,甚至是同業。


【結論】
網路市場能發展到何種程度?在商品方面,網路發展已然過熟,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誰能保證網路業能一路長紅,只是我們不曉得其下一個衰退點為何。
人的生活已被網路侵蝕過半了,像異形附身似的,沒有網路就無法生活,連電視節目也變得無法創新。對岸內地應該是下季或下年的發展重點,因為各產業都在看這塊市場了。被侵蝕完後就沒有利用價值了,網路社群是利用人來創造出來的,像找朋友、嘀咕等服務,連接了人際社交微型圈,原本零碎時間使用而已,日後也會因習慣變成耗時的事情…。等用完了,或者有新目標了,被棄子的就會是老顧主啦!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期刊】敢破又敢立,讓觀眾甘心買單-製作人王偉忠專訪

【篇名】 敢破又敢立,讓觀眾甘心買單-製作人王偉忠專訪

【出處】 天下cheers 102 ,文/李曉晴

【前言】說到綜藝節目,王偉忠居第二,沒人敢自稱第一;王偉忠魅力一路延燒到舞台劇及電視劇,《寶島一村》2009年票房全數售罄,《光陰的故事》續集的詢問度一直居高不下,當今娛樂圈可說是王偉忠的時代,究竟他如何領導他的超級團隊,運用「賣力」打造最強的娛樂鐵金剛呢?

[賣力=selling power,銷售力]

「他的節目從不是純粹娛樂」
王偉忠常掛在嘴邊兩個字:「情懷。」四年級生的使命感,節目是他進出時代的發聲筒,他在節目裡融入他個人的精神,無論是惡搞揶揄政治的悶鍋系列,還是幽默懷舊外省族群的眷村故事,王偉忠不斷的從節目中投入他所謂的「情懷」,用他本人一貫詼諧又辛辣的方式說故事,說著一種定位清楚而動人心弦的浪漫情懷。

【直面時代的力量】
原先《超級星光大道》是純批判參賽者表演能力的舞台,後來節目中常有上下哭成一團的慣例 ,做完第一屆,王偉忠找來了李崗導演籌拍了第二屆的記錄片《星光傳奇》,更把參賽者的家庭故事記錄下來,原住民村落用廣播找人的情節,家人無私的支持和鼓勵,王偉忠刻意放大這些與觀眾產生連結的要素,使熱情的台灣觀眾逐漸在參賽者身上投下了真感情,一路鎖定比賽,就好像一路陪著參賽者成長;王偉忠直面潮流的敏銳度,為星光大道奠下長紅的保證。

「眷村記憶是我最大的創作資產」
眷村是大千世界的縮影,許多街坊故事,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去去,養成了王偉忠的觀察力和敏銳度,看到現今「偉忠幫」的作品大多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這也是能吸引到固定族群忠誠度的主因。「一個人要珍惜自己跟家人,不要忘本,更不要忘記自己的位置。」「認識你自己,把自己搞通。」王偉忠極為徹底的執行力,以及對於專業的極致要求,讓他跨足娛樂圈所向無敵,詹仁雄、侯文燕等製作人都是他的弟子,嚴格的鐵的教育,徒子徒孫幾乎都在演藝圈發光發熱。

【不斷修正 推敲出觀眾的口味】
王偉忠做紅的節目很多,當然也有做不起來的。如果《全民最大黨》是「破」,那麼《光陰的故事》就是「立」。從生活時事中找題材,打破框框,就是悶鍋政治模仿秀最大的賣點,光是模仿還不夠看,節目對時事的剖析成功對上了老百姓悶透了的味;在現今本土劇和偶像劇當道的八點檔市場中殺出一個很不一樣的眷村題材,也剛好正中了某些族群的胃口,收視率的數字,除了口碑相傳之外,也包括了資深電視人的經驗智慧在裡頭。

【做之前不要想目的】
專心把手中的事做好,不要想太多預期效果,結果往往會是豐收的:時間打發了、事也做到了、朋友也交好了。十八、九歲進入電視圈,許多人生的起落都看在王偉忠的眼裡,因此他認為做節目不要想太多目的,只要立基點是對的,是「情懷」的,結果往往都不會太壞。王偉忠創意大賣的原因,他自己覺得是「匱乏」。小時候物質缺乏的環境,讓他體認到「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所以在製作預算有限的台灣電視環境,有限的資源,更要發揮點子才能長賣,才能保有節目的格調 。


【結語】
Selling power tips:
☆掌握議題行銷,引爆流行。
☆以觀察力和執行力鍛鍊創意。
☆針對目標客群和通路,調整說產品故事的方式。
天下cheears結論下得真好,把落落長的採訪結出了三大賣點!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期刊】 快樂的15個習慣

【篇名】 快樂的15個習慣

【出處】 天下雜誌 414期

【前言】
我們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都想要身心要快樂健康,但生活習慣的養成很重要。許多人喜歡在新年給自己未來的期許,譬如說要減肥,這只是想到自己不美好的一面,而要把它去除掉,其實都是給自己負面的能量,但重要的是要給自己正面的能量。


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

習慣1: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日野原說,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鍛鍊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習慣5: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習慣6: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敏銳。專研園藝治療的台大園藝系教授張俊彥指出,美國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師,種植花草,可以舒緩腦波內的緊張度,並且有助恢復注意力及疲勞。

習慣7: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說,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比八分飽在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再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手扶梯。

習慣11: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發現更多樂趣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也就是說,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往那個方向,掌握時間,充實自己、準備好自己。「人生快樂之道在多元,重點是當自己有困擾時,就要變,用原來的方法讓你不快樂,就不要用原來的方法,」曾端真說。

習慣15:不要盲目、非理性地方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結論】
正如同日野原在書中所說的:
「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要快樂其實最主要的是改變自己,當我們碰到任何事情不要用負面的能量去面對,而要用正面能量去抗衡,這樣我們才會越活越快樂;不是不能氣餒,是氣餒後我們要更積極更樂觀的態度去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讓我們一起活出快樂的人生吧。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期刊】日本企業瘋三國

【篇名】 日本企業瘋三國

【出處】 天下雜誌415期,作者:張漢宜

【前言】
「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一句話點出了中國歷史上具有影響力的兩部經典鉅著,年少時不看紅樓夢,是因為少年總是懷有許多柔情,再加上紅樓夢如痴如醉的言詞,只怕會讓人沉迷;歷經了一輩子的磨練,擁有一身經驗的中年人,即使稱不上老謀深算也是身經百戰,三國演義裡對於權術、人際、謀略的描寫,可是會讓人愈老愈賊,更上一層樓!但是為什麼日本企業比發源地的我們還瘋迷三國呢?歡迎閱讀日本企業瘋三國


【以三國解析產業情勢】
如果把三國時代的魏、蜀、吳視為現今社會中的三大企業社,那麼三國就真的是一本活生生的企業策略寶典,富強的魏國、猛將的蜀國、精兵的吳國都是代表了現今許多企業公司的縮影,日本人認為,從這些中國古典名著可以學到:
  • 工作上遇到瓶頸時,可以指點迷津與立定方向
  • 增進自身的教養
  • 在跟人談話時,成為具有質感又有趣的話題
  • 在經營人際關係遇到問題時,獲得解答。
日本Oricon調查「社會新鮮人最應該閱讀的好書」,三國連續兩年高居前三名(二○○七年第一,去年第三),獲選理由是「可以學習人際關係之道」。


【權術之外的仁德道理】
三國演義的故事裡,雖然不一定是真正的史實,例如張飛並非鹵莽、關羽也不是沉穩,但仍藏著許多值得企業學習的管理智慧,歐美或日本的管理學較注重績效與利益,而三國的故事更貼近人性,中國人的智慧,再度成為企業管理新時尚,正是這項價值歷久彌新的明證。雖然古代是君主治國,但以人為本卻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根本的基礎,以權謀設想大局,以仁德治理人民,這才是真正的管理。


【結論】
看見日本人對於三國的熱衷,而我們自身卻捨長取短,未能從中國古代的智慧取得經驗,真的很可惜,三國的故事從許多角度都能切入,並且得到不同的觀點,它可以是一部政治學、一部心理學、一部管理學、甚至它可能蘊涵著中國儒釋道的哲學觀點,我想不論是從書籍、電影、影集、小說等等各式媒體裡,我們都應該用心去體驗三國所留給我們的智慧。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期刊】 《紐約時報》的媒體平台之路

【篇名】 《紐約時報》的媒體平台之路

【出處】 數位時代 No.178

【前言】

早在經濟風暴來臨前,平面媒體已經歷數年艱困寒冬,如今更不得不開始思索轉型之路。有些媒體想走回使用者付費的模式,企圖增加營收,但在數位時代中,《紐約時報》打造資訊平台的作法,也許才是創造新營收的最有效方式。
【內文】
報業營收連年衰退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一月底滿全美最大報業集團Gannett表示第四季營收鋭減36%《紐約時報》也宣布第四季營收大減48%、廣告營收下滑18%…。逼得這些報業龍頭紛紛裁員縮編,因為火燒屁股不得不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報業是不是要開發一個像Apple iTunes線上商店的平台,或者小額付費(micropayments)的機制,回到使用者付費的經營模式。(編按:早期主流新聞網站需要付費,爾後逐走向免費,目前《華爾街日報》網站仍需付費訂閱)
會想到這一步,表示報紙真的快撐不下去了,線上廣告「平穩」成長,平面廣告卻「急速」衰退,雖有交接但明顯緩不濟急。
報業衰退還有一個原因-沒有人願意付費訂閱,大眾已經太習慣不用錢的新聞,紙本銷售訂閱衰退,再加上可以不必製造紙類的回收,在觀念上是環保的,但在傳達知識上卻是窘困的。網路更是免費,變成讀者數越來越多,營收卻一直下滑的窘況。


讓新聞從舊資料變身新素材
筆者認為有一很具潛力的經營模式,就是根本地改變新聞媒體的功能—開放新聞資料庫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在這部分《紐約時報》算是先驅,從去年開始,陸續開放自己的應用程式介面,現在的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可以輕易的存取《紐約時報》自1981年以來的兩百八十萬篇文章,並且提供關鍵字搜尋、標籤定義和傳統分類等多種功能。
《紐約時報》這些動作宣告自己將從「製造新聞的媒體」轉變成「提供新聞素材的媒體平台」。開放API,任何人都可以取用《紐約時報》的文章和照片,去混搭創作「新」的新聞。
畢竟以數位的角度來看「新聞內容」不過就是資料庫罷了。
經過這個方法產生的新聞,種類完全不同,不需要等到事件發生才有新聞,而是經過千百種方法重組過後的產物。某種程度來說,它可以被稱為另一種「原始新聞」(Protojournalism)。

賣報紙不如賣服務
透過這種方式,組合或重建資料,當規模龐大到一定程度時,可增強既有新聞故事度,或者產生完全超乎預期的新故事,現階段只有新媒體的研究部門能夠做這種工作。而《紐約時報》就變成「媒體暢貨中心」,對行銷業務而言,好處更不在話下。
【結語】
站在網路科技業立場,《紐約時報》的遠見與膽識值得讚許,與其不動腦筋走回頭路,倒不如發現創新的發展途徑。現在只許要時間去證明《紐約時報》這麼做是否正確。
【心得】
新聞資料庫,這是個不難理解的名詞,直覺是想到影劇八卦版的事件整理表格,但相信認識《紐約時報》的朋友不會這麼膚淺,新聞媒體應該走的是知識傳遞的功能,像是紀錄全球一般,而人們了解新聞甚至可以取用新聞資料,交互資料的情況甚至可以形成全球新聞網,這實在是媒體的大改革發展。雖然平面媒體走到這裡幾乎快沒了希望,必須尋求生存之道,然而媒體本身是否能轉型也是要看本身類型。文中也提到人的拿取習慣免費,當然一旦付費,就停止了部分知識的交流,但不知下一個經濟風暴來臨時是否媒體工作者又必須面對現實問題,媒體或許該先給人們一些免費的觀念。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期刊】TSUBAKI 平價奢華搶商機 V.S 沙宣鑽漾 沙龍級體驗商機

【篇名】 TSUBAKI 平價奢華搶商機 V.S 沙宣鑽漾 沙龍級體驗商機

【出處】 動腦 vol.389

【前言】台灣洗髮精市場一年約有新台幣42億市場,市場看似飽和,但仍有新商機值得開發,消費者在不景氣時代,也希望在開架商品中買到超越期待的好品質,因此資生堂引進TSUBAKI(山茶花)系列產品,成為集團內開架產品的一員。而有獨無偶,沙宣運用時尚教主安室奈美惠擔任品牌代言人,搭配安室演唱會宣傳開催,新產品鑽漾系列當時也創下市佔率新高。

【TSUBAKI 之市場洞察與策略分析】

洞察一:女性哈日風潮不減
資生堂以美容藥妝起家,後來自化妝保養品成功切入女性日常用品,與聯合利華、寶僑、花王分庭抗禮,TSUBAKI一躍成為日本女性洗潤髮產品的領導品牌。日製產品向來受台灣女性消費者青睞,台灣女性的消費習慣又與日本相接近,因為移植TSUBAKI日本成功經驗,果然在台成功出擊。

洞察二:染燙髮絲更需修護
山茶花油是自古以來日本皇室御用的美髮聖品,紅色TSUBAKI系列強調重塑女性與生俱來秀髮本質的「光澤」與「彈力」,藉此塑造為化妝品級的洗髮精。白色TSUBAKI著重「黃金修護」,讓頭髮也擁有等同肌膚深層修護的保護。

策略一:重量級人氣明星代言
透過人海戰術的代言人策略,成功讓宣傳聲勢與話題性提高,12位女明星年齡橫跨20~40,每個女性消費者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策略二:產品更要物超所值
台日兩地物價指數不同,代理商直接自行吸收TSUBAKI的價差,向日本爭取在300元以下,台灣消費者能接受的範圍內。雖然比一般產品貴一倍以上,但平價奢華的形象深入人心,消費者依然買單。

策略三:公關、廣告宣傳並進
公關記者會請到日本代言人其一廣末涼子和觀月亞里莎先後來台宣傳,紅衣的模特大跳佛朗明哥,展現熱情,白衣的模特揭掉頭紗,傳達意象式的蛻變。
電視廣告的購買花了行銷預算的20~25%,也在上班族女性常出沒的北車、東區MRT購買交通媒體和戶外裝置。

策略四:強化通路顯著位置
在屈臣氏、康是美連鎖藥妝店佔得好位置,利用文宣物、招貼讓消費者快速讓識品牌,接收上市訊息;也進駐全聯、愛買、家樂福等量販店,擴大通路。


【沙宣鑽漾之市場洞察與策略分析】

洞察一:女輕女性呵護自己從來不手軟
沙龍級質感的沙宣,目標對象為18~35歲的女性,七成以上是未婚的粉領和學生,講究完美的妝扮,並夠資格成為同儕間的造型意見領袖,這些族群中,染燙髮的比例局高,甚至用到五、六個步驟來護髮,沙宣抓住愛美女性市場,推出洗潤產品之外,閃耀、柔順和滋潤,進階修護之外更有護色效果。

策略一:時裝X音樂X髮型=沙宣
「Fashion, Music, VS」沙宣找來這三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擔綱沙宣品牌塑造的重任,聯手打造安室607080經典造型,動感音樂與復古時尚元素,塑造品牌高質感。

策略二:帶著奢華香味的天使光環
產品研發方面,除了讓消費展現自然的「天使光環」閃耀光澤秀髮,也加入香水概念的前、中、後味的特質;前有果香,使用中有花香氛圍,後味是木質調的麝香持久耐聞,有93%的消費者表示對鑽漾產品的香味感到滿意。

宣傳一:結合演唱會和美妝節目強打品牌
沙宣鑽漾獨家贊助安室台灣演唱會,演唱會場也都有產品贈送;而安室的60鮑伯頭70長直髮80搖滾波浪的話題廣告,更在日本打敗同時2537支作品,成為好感度第一的廣告。

宣傳二:特殊通路與網路結合創造口碑
與知名夜店luxy合作,女場女性穿上沙宣紅或閃耀鑽石風,就能獲選鑽漾女郎的資格,結合網路上的票選活動。沙宣也走入台北頂級沙龍a-square,打造沙宣VIP室,希望透過名人貴婦及知名美妝部落客等意見領袖消費者為產品創造口碑和話題。


【結語】
同樣的,產品成功創造話題和銷售成績都是值得高興的,但如何讓品牌繼續維繫形象,並讓產品銷售持續成長,都是品牌下一個課題。…結語都嘛是這樣寫的,但我認為,目前(SARA)x2還沒用完的我,面對比原有洗髮精還要貴一倍的品牌,我還是會有點卻步,下一罐我會考慮沙宣鑽漾吧,因為香味的那個部份還蠻想試試的!
懂得觀察商人的行銷手法,了解產品加值的部份,將有助我們的行銷技術;曾經有人提過,再爛的產品,遇到再會行銷的人,也還是無法長賣,但如果是好貨,還是要懂得行銷,才能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P.S貞妮有用TSUBAKI喔,之前我有一組TSUBAKI的試用組,感覺普普說…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期刊】 極地冒險重新定義人生-天涯壯遊挑戰自我極限

【篇名】 極地冒險重新定義人生-天涯壯遊挑戰自我極限

【出處】能力雜誌第631期

【前言】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是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很多期待的終點。 對你來說,「環遊世界」是否只是脫口說出的一句話,這夢想從未在你生命裡真正地發生過?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 然而真正能夠實現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不奇怪:沒時間、沒錢、沒體力、沒健康……,當夢想著環遊世界的人離開塵世時,世界,還在遠方等待著你。最大的問題終究是,環遊世界只是放在嘴上說說,不會在你生命裡真的發生,不會啟動你心中實踐夢想的「自動執行程式」。有句話這麼說:「你的心在哪裡,人就會到那裡。」心中若是沒有一幅瑰麗莊嚴教堂的清晰藍圖,你就不會親手砌下第一塊磚。
實踐夢想靠的是有計畫的步驟與做法:
步驟一:先寫下7大洲中幾個最想去的國家或地方,為何想去?目的為何?想得越清楚,動機越強烈。
步驟二:將所列國家按自己最喜歡的順序排列組合,推算依當時年齡及工作最需要什麼能力,並思考、查詢要去的旅遊行程,是否可學習或見識到與自己相關的領域。如此一來,除實現出國夢想外,也有附帶價值如:獨立自主、增進語言能力、廣泛交友、國際觀、了解不同文化、探索自我內心。
「人生能夠美好,決定在你是否過得開心踏實,是否有去實現偉大的計畫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就算過程會很辛苦,但只要是你最渴望的,就去做吧!這樣,對自己的一生才有個交代!」 這是黃千碩最切身的體驗。
如果生命像一本書,這本書可以是輕鬆小品,也可以雋永深長,端看你如何運筆,如何書寫。而在南極的故事,無疑是最波瀾壯闊的一章。

夢想實踐Step By Step
1.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挖掘自己內心的夢想並持續想像。
2.定下量化的目標,寫下來貼在床頭與門上,每天看並想像已完成時的感動。
3.查詢出實現目標須具備的條件、能力、資源。
4.進行SWOT分析,與第3點對照,了解自己的優劣勢。
5.使用Mind Map,加強弱勢,擬出解決方案後,再細分成可被執行的計畫。
6.學習相關知識,包含:閱讀、聽演講、補習進修,請教該領域的達人。
7.立即行動、樂觀其成、凡事感恩。

環遊世界TIPS
1.計畫要去的國家及地區。
2.閱讀並做筆記:記錄該國家及城市的文化、語言、飲食、禁忌、電壓、貨幣、想看的景點。
3.了解航班路線。
4.飛行時間(含轉機)+共要去幾個城市(交通時間)+各停留天數=來回總天數。
5.估計預算及總支出(交通+食宿+購物+預備金)。
6.訂機位、辦護照、辦簽證、訂飯店、預購其他交通工具。
7.辦理國際駕照、國際青年證(26歲以下)、國際學生證、國際電話卡、國際青年之家住宿會員卡、信用卡。
8.體檢、買保險。
9結匯、買旅行支票。
10.整理行李,將所有重要 資料影印3份,一份給 家人,隨身行李、托運 行李各一份。
11.出發囉!
12.挑選下一個地點及實踐計畫 。

【結論】
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從未實現想要環遊世界的夢想,之前我也有看過商周的壯遊,他讓我了解我們還是需要世界的眼光,但要如何培養世界眼光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其實我很羨慕那些想去世界各國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會有勇氣跨出那一步,或是由TKB帶我出去闖闖好了。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期刊】微薄就業年代

【篇名】 微薄就業年代,五個關鍵教你突圍職場競爭

【出處】 天下雜誌 416期,作者:李雪莉

【前言】
所謂的「微薄就業」,就指高學歷投入低薪工作或者能力高者投入能力需求低的工作,是一種很奇妙的社會現象。天下雜誌416期撰寫了一系列有關微薄就業的文章,值得剛投入職場的我們深思與探討。


【有工作的窮人】
全球景氣低靡的現今,以大多數的上班族而言,有工作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於是對於工作的熱忱、工作的品質、工作的願景開始大幅降低,在現今各國政府極力美化失業率的政策之下,把人民紛紛推向短期約聘、薪水微薄的工作裡,於是微薄就業就此誕生。

在微薄就業的世界裡,大家變成有工作的窮人,等待著景氣回升的到來,其中不乏20-30歲的年輕人,由於害怕失業、不敢創業,許多年輕人也開始轉向打工生活,或者考取研究所以暫時逃避失業的困境,其實這對國家整體發展而言,是相當不利的現象,將會出現極大的斷層。


【知性生產的人】
趨勢專家大前研一表示,未來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知性生產的人,培養語言、財務、問題解決等一整套專業的能力,才足面對將來的挑戰,並在416期另一篇文章中「微薄就業年代,五個關鍵教你突圍職場競爭」提到微薄就業時代,人們需要的新戰鬥五力 :


  • 關鍵一 住所:慎選你的居住環境

如果住在生活品質不佳的區域(環境吵鬧、居民複雜),或是離公司太遠,會影響到自己每天的精神,對積極的心造成負分。

  • 關鍵二 時間:重新檢討時間分配

每天要抽出兩小時做自我充實。無論學英文、上課、閱讀書報都很好,一年就可多出七百五十小時學習時間。

  • 關鍵三 人脈:想擁有機會先學建立人脈

與其成為無人知曉的空谷幽蘭,不如成為在社區公園綻放的波斯菊,如此,你才會「被看見」。

  • 關鍵四 擁有專才與通才的DNA

新達人的DNA包括:專業的技術與語言、旺盛的好奇心、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以及與領域內各個關係角色溝通的能力。

  • 關鍵五 研磨影響力

每個具有影響力的人,都擁有從經驗累積而來的、屬於自己獨特的「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反覆練習「假如我是當事人,我將會怎麼做?」的案例研討。

【結論】

大前研一所提到的新工作五力,重新檢視自己,TKB成長讀書會也正朝著這樣方向在發展,在未來混沌的職場環境裡,具備多樣化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如同我一直以來所認為的,圖文傳播人才所具備的多角化能力,正好符合未來的市場需求,所以圖傳人奮起吧!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期刊】安藤忠雄大膽打造綠色新東京

【篇名】 安藤忠雄大膽打造綠色新東京

【出處】
天下雜誌

【前言】敢夢,讓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雖然年過六十,依然能打造一個個傳奇。
結合最新的環保理念,他要讓海風和綠樹改造東京。


【內文】
青春不是年華歲月,而是一種心境;人一旦失去理想,就是衰年的開始。」安藤忠雄引用美國詩人山繆烏曼的名作〈青春〉,闡明自己在人生路上不但「依然有夢」,並且敢夢
出身大阪,只有高中畢業,曾當過貨車司機、在建築公司上班,甚至成為職業拳擊手;然而拳擊是他快速賺錢的手段,他的目的,是要拿比賽獎金到世界各地看不同風格的建築。這之前,安藤忠雄只參加過建築相關的通信講座課程,一天只睡四小時。憑著實地觀察、上課研習與自修自學,他開始朝建築之路圓夢。
有別於一般建築師,安藤忠雄最津津樂道的並非他的成功經驗,而是失敗。沒有顯赫學歷,接不到大案子,只能從一些小小咖啡廳之類的小案子做起。
「敢夢」的人,往往懂得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擁有敏銳觀察力的安藤忠雄,在不同時代、不同建築,看出其中的脈絡與深度的層次,提出細膩而大膽的創意。繼「光之教堂」以自然光形成光影取代實體十字架的創新概念後,又將觸角伸及大自然的綠樹與和風,讓環保成為作品的核心精神。

生態城市建築之一:
東京灣的風引進城市降溫的「海之森


將東京港灣內原本做為垃圾掩埋場的用地,闢出88公傾面積規劃多功能公共空間。
此計劃雖是東京市政府所發起,但安藤忠雄的加入卻讓這個計劃有了不同的視野—他要把東京灣的風引進城市,幫東京降溫,減緩東京這座水泥叢林的「熱島效應」。

生態建築之二:
讓地面的風吹進地底三十公尺的新澀谷車站


這個新車站被暱稱為會「呼吸的宇宙船」。安藤忠雄把整個三層樓高的蛋型太空船搬到地底下,並且標榜無需空調,引進自然換氣系統將自然風引進地下三十公尺打造連接地上與地下空間的巨大換氣口,運用「暖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一年約可減少約一千噸的CO2排放量。

除了創意,還懂得借力使力的行銷方則,他利用澀谷車站成為話題的宣傳力量,在月台上設置「海之森」專區,向東京市民宣導這個三十年的夢想,鼓勵民眾捐款植樹,「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下一代」


【結語】
以安滕忠雄的設計力、夢想力、行銷力相加相乘所發揮的驚人力道,讓一項建築案彰顯不同層次的可能性與影響力,更為城市的未來帶來改變。


【心得】
會成功的人往往是把不可能變可能,但偉大的人往往是把理想放在人類上面。環保議題在去年已經吵過一陣子了,接下來的夏天,又有多少人想起當時高爾高呼的「不願面對的真相」
敢夢,就個人而言是個很可怕的作業,一直以為社會是個囚牢,出不去卻不得不進去,就感概年紀大夢想越小…等等的藉口,為什麼有人可以如此確信自己會成功?安藤忠雄已經給了一個答案:青春不是年華歲月,而是一種心境…。去完台南,不止從學生身上學了很多,也變得輕鬆自在了些,接觸人是心境的成長。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期刊】City Cafe品牌行銷祕訣

【篇名】 City Cafe品牌行銷祕訣

【出處】 動腦雜誌 vol.389

【前言】7-ELEVEn的city cafe是典型的店中店,或是說店中專櫃的通路型式,就像百貨公司的自有專櫃品牌(private brand),以強調與其他百貨公司的商品差異。舉例來說,如果消費者想買一罐黑松沙士,他可以走進任何一家超商,但消費者就是要買一杯現煮的city cafe,就非得走進7-ELEVEn不可。

【內文】
品牌策略上,7-ELEVEn是採取「品牌傘策略」(umbrella branding strategy),以7-ELEVEn為city cafe打知名度及背書,藉著7-ELEVEn高知曉度及台灣消費者的偏好度,city cafe可節省不少上市行銷費用,可容易將消費者對7-ELEVEn的好感度和熟悉感轉移到city cafe上。

city cafe的成功與大環境的成熟非常有關係,近年來多家連鎖咖啡品牌的經營市場,接連來好萊塢大片的洗禮,教育了台灣的消費者,養成人人隨手一杯咖啡,走在路上、上班途中就要手持一杯咖啡才算是「有型」。此外,不景氣的影響,原本習慣喝星巴克的上班族,都紛紛改喝city cafe來保有喝咖啡的小小享受。


那麼,7-ELEVEn如何攻佔台灣? 以下4點為「統一超商整合行銷部形象經理 李建昌」所分享!

過程一:面臨市場困境→消費者不買單
早在1986年 7-ELEVEn就有店內咖啡壺,1991年台灣出現連鎖咖啡體系,如真鍋等日式咖啡,1998年星巴克的駐入,消費者也變得愛上咖啡館喝咖啡,2002年壹咖啡、85度c的平價咖啡也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2004年city cafe創立,自許咖啡專業店的等級蓄勢待發。

過程二:找出機會點→24小時喝到好咖啡
2007年台灣咖啡協會統計,全球咖啡市場每年成長12-15%,平均每人一年喝掉448杯咖啡,但台灣人平均每年只喝80杯,有很大的潛在市場,一年135億的商機中有五成是現煮研磨咖啡,李建昌認為,要讓消費者想到喝咖啡就會想到city cafe。
經營策略上,7-ELEVEn展開鋪機計畫、兼顧服務與品質,穩定的供應鏈,開發周邊商品,持續與消費者溝通,同時也加強店頭的經營情境,每家門市推派人員接受專業訓練,原本鎖定辦公區開創,後來發現住宅區的7-ELEVEn也有消費潛力,上班族早上出門前也會帶一杯。

過程三:重新定位→現煮咖啡就在你身邊
打破好咖啡就在星巴克的迷思,連鎖咖啡全台也不過300家,但7-ELEVEn全台有4000多家,透過24小時的經營概念,讓現煮咖啡隨時享用;也積極改善尖峰時段的排隊不便,加快舖機動作。

過程四:千店行銷→整合行銷成果展現
由聯旭廣告做廣告代理,提出「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的品牌主張,讓喝咖啡的過程就是一個放鬆的時刻,桂綸鎂代言,舖天蓋地全面媒體攻佔,強力促銷計畫(歡慶千店成立第二杯半價),也發展出糕點配合擴大品牌寬度。

【結語 】
曾經麥當勞有推過my cafe,但成效不彰;於是配合了早餐套餐的搭配,也讓咖啡成為飲料群中的選擇之一。全家和伯朗咖啡結合一體,但是味道差又小杯。兩者投入了預算和行銷來推出產品,均遠不如7-ELEVEn成功打造city cafe的光榮戰績,未來,7-ELEVEn要如何延續品牌文化及熱燒銷售呢?這是值得7-ELEVEn好好去思考及深究的,畢竟,貪鮮又搖擺的台灣消費者口味需要搶快、搶鮮、搶流行!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期刊】傑出企管顧問師之培育與企業診斷技法之運用

【篇名】傑出企管顧問師之培育與企業診斷技法之運用

【出處】能力雜誌第601期

【前言】在台灣企管顧問師至今尚未得到具公信力機構的認證,使得企管顧問師的頭銜常被濫用,導致企管顧問師的素質良莠不齊,因此也造成企管顧問師的價值難被企業界所肯定。若想從事企管顧問行業,必須在企業診斷與輔導的「方法論」與「知識論」上全力投入。
其顧問認證最重要的項目,受推「品德倫理」(Code of Ethics)。知識論概分為「知識主體內涵」(Body of Knowledge)「能力框架」(Competency Framework)兩個部分,依不同行業同之「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顧問師除了必須面對企業機能管理功能上有所專精外,如何就各產業領域知識增強了解,更決定了顧問師自身的成就及造化。

【企業顧問師的育成】
一位首席顧問師的養成,必須經歷實習顧問、初級顧問及資深顧問等階段的歷練及育成,實習顧問師一般需時三年,期間學習「企業診斷技術與方法」,也要鍛鍊「開會、面談、訪視等溝通技巧」。
初級顧問則是增強顧問師的「訓練方式」、「研究方法」、「諮詢顧問方法」等,在企業診斷及輔導領域的知識中,更須著重於一般管理、公司策略規劃、生產與競爭維持、商業流程再造、全員生產力管理、全品質管理、團體激勵訓練、組織價值與企業文化塑造、組織全面績效評量等管理機能。
資深顧問則是最好擁有海外企業診斷與輔導經驗,在策略中加入全面品質管理與資訊系統,全球供應鏈與側略管理、科技研發管理、新商業模式等。

【企業診斷技法的運用】
在分析與診斷階段,常用的方法分為經驗法、標竿比較法專門知識法等。一般來說顧問師會已長年在企業從事經驗管理工作所累積的診斷經驗為基礎的經驗依據,搭配產業龍頭各項經營管理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為基礎的標竿比較法,
兩者交互應用可適用於經營管理功能所有領域的診斷;而且在診斷中加入企業診斷項目表(Checklist),除了能提昇診斷效率,也可避免診斷遺漏現象。
有關企業經營基礎中經營策略的診斷可以用專門的知識法,像大家熟悉的「SWOT分析」BCG矩陣分析以及價值鏈分析等方法;而企業經營環境的診斷也可用麥克‧波特的五力分析
在企業診斷後,針對企業問題點提出解決方案評估,一般使用傳統數量分析(財務分析法邊際分法統計分析法)。例如:採購管理問題,可以用傳統統計分析中的固定批量法(Fixed Order Quantity)、經濟批量法(Economic order Quantity)等。

【結論】
如何讓一個企業永續經營,就是不斷的進步,也許公司初期會有很多問題,當然就要用企業診斷來察覺問題然後加以改進,不過發掘問題不一定只有企管顧問師能做,我想公司裡的資深員工更能了解公司內部問題,也對問題改善有一套想法,雖然不是最好,但也是有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