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期刊】幸福,從志工旅行開始

【篇名】 幸福,從志工旅行開始

【出處】 30雜誌 no.59 文/林孟儀

【前言】
在年輕人的心目中,比海外遊學花費更少,比自助旅行更深入,兼具服務的責任和旅行的樂趣,就是台灣目前最夯的「志工旅行」。

【內容】
志工旅行走向開放和多元的趨勢,只要動機和態度正確,語言能力和所學專長都不是問題,而且環境保育、文化節慶、古蹟維護、考古活動,都可以是志工服務的項目。

而在國內,青輔會設置壯遊點,推廣青年壯遊台灣的一系列活動,不論是去蘭嶼記錄傳統手工藝、環島服務以探索藝術冶療協助精神病患的可行性,或僅僅是參加原鄉部落的行程,也都是廣義的志工旅行,一種最有樂趣的社會參與方式。

其實志工旅行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也被稱為公益旅行、責任旅遊。不過志工旅行在台灣起步較晚,多數非營利組織和年輕人普遍尚未發展出正確的認識。

第一堂課 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去年,某私立大學獲政府全額補助到柬埔寨偏鄉的華語小學教中文。不少同學探詢後發現沒有吳哥窟觀光行程,就不報名了。

知售旅遊作家褚士瑩說:「是所有納稅人買給你們一個19歲那年夏天美好的回憶,如果把這些錢直接捐給小學,可以聘請更好的老師買、更好的設備!」

其實當地人放下手邊的事、犧牲自己的時間給你難得的機會,滿足你的體驗;而你能給人家的幫助其實有限,還反倒增加別人的負擔。
褚士瑩坦言
:「公益旅遊這件事,根本就不應該有光環。(指參加過海外志工旅行,回台就出書越來越多人。)公益旅行的正確態度是,你必須明白,你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人。戳破大眾的迷思。

第二堂課 從生活中養成服務的習慣

一個沒有服務習慣的人,根本就不配去志工旅行。
參加志工旅行之前,一定要從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做起,在生活中養成公益服務的習慣;在志工旅行兩週突然變成”聖人”是不可能的。

第三堂課 行有餘力,可扮演世界公民

志工應從身邊、生活上做起,行有餘力再以旅行的方式、赴偏鄉、到海外,推己及人。

為什麼一定要到海外?
台灣現在懂得保護野鳥、保育溼地,多虧國際保育組織來擁推廣、協助保育,功不可沒。
印尼砍掉很多雨林來種植咖啡,而台灣其實是印尼咖啡主要消耗國之一;台灣衛生紙的原料九成來自加拿大的處女紙漿,不愛用再生紙…。我們這樣消耗別人的資源,對這些消失的森林,難道沒有責任嗎?

讓年輕人跳脫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參與國際社會的公共議題,受到了衝擊和刺激,會啟動思維上的轉變,進而反思台灣,正是志工旅行的價值所在。

第四堂課 理解別人真正的需要
每年暑假慈善基金會到偏遠鄉區辦3-5個夏令營,而大哥哥大姊姊總是教大家學電腦,認為數位落差,城鄉差距…原因。原鄉的孩子們或許不要徒具形式的學英文、學電腦,只要你陪他們打棒球、溪邊游泳,讓他們感到快樂、自信、關心。
「這個社會其實不是需要『志工』,而是需要愛與關懷。」李家同點出志工服務的核心意義。


不論你要在家門口服務,或是去海外當志工,帶著愛心去旅行,在到來和離去之間,你都會看見自己的不足,理解自己當下的幸福,發現未來你對社會的那份責任,你也將是最大的受益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