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期刊】掌握開會技巧會議達人就是你-不開無效的會議

【篇名】掌握開會技巧會議達人就是你-不開無效的會議

【出處】能力雜誌月刊第632期

【前言】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指出,要做一位有效的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不開無效的會議。 沒有效果的會議就是浪費時間,開有效的會議,主管才能創造高效能。各式各樣的會議,常讓人分身乏術、開到嘔吐。套句法國文豪巴爾札克 (Honore de Balzac)的名言:「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對多數經理人及管理階層來說,工作生涯的寫照是:「我不在開會,就是在前往開會的路 上。」

不開無效的會議
在工作上擔任的職級越高,責任越重,需要溝通、協調、評估、決策的事項越多,自然參與會議也就越多。根據研究調查顯示,一般的主管在一星期中,平均有一半時間是耗在開會上。
杜拉克曾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為文指出,開一場會議要有效果,與會者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律能力,要讓會議有效率,首先需決定會議的類型。針對不同的會議,會前準備的功夫也不同。
在杜拉克眼中,艾佛烈.史隆(Alfred Sloan)是一位最具效能的企業領導人,史隆於1920到1950年執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杜拉克讚許史隆非常擅長開有效的會議及後續追蹤:「一星期6個工作天,史隆大部分時間都在開會,其中3天開正式的委員會,另外3天與通用的一個主管或一群主管開專案會。正式會議開始時,他會先宣布會議目的,然後仔細聆聽,他從來不做筆記,除了澄清疑點之外,幾乎不發言。會議結束時,他會進行總結,感謝每一位與會者的參與。隨後他會寫一分簡短的備忘錄,寄給與會的每一個人,備忘錄的內容是會議結論的總結,包括:針對同樣議題再次召開會議或進行研究、任務完成的期限、負責的主管等。」杜拉克強調,史隆寫的每一張會議備忘錄都堪稱傑作,善用這些備忘錄,讓史隆成為極為優秀的高效主管。

學習當個會議達人

但很多企業常見的狀況是:開會時眾人現場說得慷慨激昂、大鳴大放,散會之後大家如鳥獸散,好像該說的話說完了,從此就與他無關了。缺乏後續追蹤的會議,開得再多、再久,也是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在許多企業中,開會已經變成一種慣例,甚至成為儀式。會議主持人並未有效掌握會議策略與技巧,使得會議流於形式,甚至成毫無建樹的批鬥大會。時間管理專家馬可.曼西尼(Marc Mancini)在其著作《高效能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書中建議:如果你是會議主持人,你的任務就是固守時間。如果你是與會人,挑戰就更加艱難,你要引導大家讓會議變得更有生產力。他提出以下10項提高會議生產力的原則:
1.每次開會都擬出書面議程:每次開會時,至少在開會前24小時將議程發給所有與會者;如果是你受邀參加會議,也要請對方事先提供你書面議程。
2. 明定會議開始及結束的時間:會議開始時間,不能因為等待遲到的人而延遲,嚴格規定會議結束的時間,會讓與會者討論更有效率,而且比較不會離題。將會議時間訂得短一點,通常可以讓討論更聚焦在會議的真正目標上。
3.訂出目標,討論議題的數量要合理:至少訂出一個目標,沒有目標的會議將漫無方向。訂出目標後,接著要設計出合理的討論議題數目,議題數目太多的會議,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如果必須涵蓋相當多的主題,可以把較不重要的議題延到下次會議再討論,或者將會議分成同步或幾個次級會議,分別處理議題。
4.只邀請必要的人與會:召開會議的人,常認為應該邀請所有相關的人都來開會,其中自然包含對這場會議不太有興趣的人,這是個嚴重的錯誤。開會討論的時間,會因與會人數的增加呈現等比級數擴張。根據調查結果,會議人數最多6人時效果最好,人再多,會議生產力下降,而成為意見論壇。
5.不要因為慣例而開會:很多公司都有「週一晨會」或「每月月會」,但應思考的是,大多數定期舉辦的會議,是否真能鼓勵同仁提報他的心得想法呢?如果只是時間到了就舉行的會議,不具太大的價值。
6.不要讓一群人做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
7.塑造提升生產力的會議環境
◆照明是否有助於提升會議的生產力及氣氛?
◆有窗戶的會議室,是讓與會者視野開闊還是導致分心?
◆會議桌椅的排列方式是否能促進良好的溝通?
◆會議室溫度是否適中,讓人感覺舒適?
◆視訊設備是否準備妥當並確認能夠運作?
◆飲料、點心和布置確保會議室成為人性化的環境?
◆椅子坐起來舒服嗎?會不會太舒服?
◆確定會議室能夠完全不受干擾?
8.設置意見箱與離題箱:在白板或電腦上列出與會者所提供的意見,可以提供作為正式會議紀錄的重點,另外設置一個「離題箱」—將所有離題的主意或討論列到另一個白板上,等到會後再處理,這是會議中有效排除離題意見及觀點的好方法。
9.會議結束前,口頭總結所有的協議與決議:共識是會議成功的關鍵,此時要讓與會者釐清問題,補充行動計畫中缺欠的細節。
10.會後整理書面會議摘要,列出所有要達成會議共識應採取的步驟,發給每位與會者:會議摘要表內容包括:共同決議的行動內容、負責人、期限、下次會議時間等,這也是行動計畫的簡要版本。

【結論】

以上提到很多關於開會的注意事項,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一個會議有效率、有效果,其掌控權還是在於主持會議的人,不離題、不拖長會議時間...等,都是需要經過鍛鍊,就讓我們一起邁向有效率的會議之路。

2 則留言:

  1. 嗯嗯,這一篇很好,也讓我想起當初擔任系學會學術股長的時期,對於每位總籌的要求與期昐,其實會前的準備、進行時的拿捏、會後的執行都是很重要的環節,加油!今年的目標「四十分鐘開會術」

    回覆刪除
  2. 的確是跟學會一樣!
    我最喜歡第十條,在工廠的時候,我們在週會的隔天會有會議結果給各部門會簽,簽完發放給相關人員執行。

    回覆刪除